余门拳是四川流行的地方拳种之一,传自四川简阳县余氏。清末余氏第十四代孙余发哉及其子余鼎三精次拳术。1918年,父子二人参见青羊宫打擂,击败数名高手,此拳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。余门拳从此逐渐流行开来。
余门拳以其手法多变、短手寸劲、提砍砸压的特点,在全国很有名,被载入了《四川武术大全》。此拳桩势低矮,手法多变,身形要求含胸拔背、沉肩垂肘。发劲刚脆、短促。运动特点表现为动作快如闪电、直进急退,紧逼猛打。余门拳基本功、铁掌功、铁肘功等功夫,共有80余路。余门拳主要基本功之一是桩功,桩功分站桩与吊桩等。除此之外余门拳还有铁掌功、铁肘功、铁腿(脚)功、铁板桥功等。余门套路分徒手套路和器械套路,徒手套路是余门拳的主要内容,《四川武术大全》载有30路徒手拳。土家余门拳产生于百里峡地区,是土家人山地文化的一部分,相传起源于“五禽戏”,所谓“五禽”主指四种高等动物和飞鸟,它们是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。器械套路主要有余门棍、余门刀、余门枪、余门剑等。余门套路主要是练“手眼身法步”,内可强身健体,外可御敌。
主要分布在湖南,重庆开县、云阳,四川达州的达县、宣汉、万源等地。
注:题图非拳照
相关文章
评论: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