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(1271一1368年)是中国古代铳炮的创始期。在此之前,非金属质的早期管形火器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,1132年宋人陈规制成长竹竿枪;1232年金人创制飞火枪;1259年寿春府发明以巨竹为筒,发射“子窠”的突火枪。金属管形射击火器便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诞生的。
现知中国古代金属铳炮的最早实物是元代制品,数量极其有限,全为铜铸。其中有一件刻有铭文“至顺三年二月吉日绥边讨寇军第叁佰号马山”,此铳1935年发现于北京房山云居寺,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。元至顺三年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金属铳炮。
存世元代铜铳皆是单管铳,有两个品种。一种是轻型的,口径较小,铳身细长,药室隆起,铳尾中空以安木柄,由单兵手持使用,故称手铳、手把铳;另一种是较重型的,口径较大,形体粗短,需装于架上发射,因其口部外侈呈碗形,故称碗口铳、盏口铳。“至顺三年”铳属于此种。二者都在药室壁上开火门(点火孔),皆从铳口装填火药,碗口铳于铳口处安放一枚石或铁质的球形大弹丸,手铳则发射石或铁质散弹。这两种火铳后来便演变成为枪、炮两个系列。
中国古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以青铜铸造,主要是因为青铜质地坚韧,不易爆裂。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有着久远的历史,技术水平登峰造极,故顺理成章地移植于铳炮的铸造,而且一开始就是整体模铸成型,起点较高。欧洲国家研制火炮几乎与中国同时起步,但早期火炮多用锻铁条拼接然后加箍制成炮管,耐受的膛压有限,明显要落后于元代铜铳。
相关文章
评论: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