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武·德
武诀
幼儿武术
兵器大观
拳种一览
视频教学
赛事专题
资源中心
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> 武术 > 资源中心 > 正文

什么是武术?


武术最早实际上是我们的祖先在狩猎、捍卫自身利益时的一种本能行为。可以说武术的根就是“搏”,当然那时主要是针对野兽的搏斗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部落产生了,也就形成了各自的利益集团。利益集团之间时常会产生争斗,一种可以进攻对手并且战胜对手、防卫自身的技能逐渐产生了,这种技能应该可以认为是武术的雏形。

武术一词最早出现在,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统(501-----531)《文选》其中诗云“偃闭武术,阐扬文令”,虽然这里的武术泛指军事,但武艺的内涵已在其中。在此之前的春秋战国,武术被称之为“技击”。战国荀子(约公元前313---公元前238年),所著《荀子·仪兵篇》“齐人隆技击”(注:齐国的勇士以力斩击敌者,号为技击)。其实早在春秋战国,武术的社会功能就呈现多样化。武术开始出现了表演和竞赛,在一些娱乐中也出现了武术的影子。武术参与者的不断扩大,无疑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汉代将武术称之为“武艺”。西晋陈寿(233---297年)《三国志·蜀志·刘封传》载“(刘封)有武艺,气力过人”。“技击”和“武艺”在古代均泛指在战场上骑射、厮杀、徒手格斗等战术技能,这个含义一直沿用到近代。但在这期间的明代,出现了“花法武艺”和“套子武艺”。那么什么是“花法武艺”和“套子武艺”呢?戚继光在他所著的《纪效新书》中是这样形容的,“周宣左右,满片花草”、“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”。可见此时的“花法武艺”和“套子武艺”已经完全离开了战场,不再是生死绝杀的武艺。“花刀”、“花枪”、“花棍”等,带有更多表演色彩的武艺出现在社会。如果说春秋时期武术的社会化,也只局限在宫廷或者社会的上层,那么明代以后武术的社会化才是真正走入民众。

武术作为运动只是近代才开始的。辛亥革命以后,马良编写的武术锻炼法,名为“中华新武术”。1915年陆大谔在《申报》上发表《冯婉贞》一文,其中记述了咸丰时期的冯婉贞“自幼好武术”。此时的武术,已不再是单指军事技能,而是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了。然而,武术这一运动项目,与其他任何运动项目有着很大的区别。首先武术运动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。尤其太极、八卦、形意等拳种,无不把中国的周易文化、道文化、五行等哲学思想贯穿其中。其次,武术是一种内外兼修的运动,这种内外兼修的目的,除了含有深厚的道德内涵以外,更重要的是修行人们的行为。

分享到:
来源:中华武术  2015-03-16  8475 0

评论: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

中华武术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
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

上海市

重庆市

浙江省

山东省

黑龙江省

江西省

甘肃省

福建省

海南省

宁夏回族自治区
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

Copyright © 2011 chinaschool.org.cn,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7010518号

执行单位:中玉之天(北京)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