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武·德
武诀
幼儿武术
兵器大观
拳种一览
视频教学
赛事专题
资源中心
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> 武术 > 兵器大观 > 正文

斧、钺

斧、钺(yuè)通常被联称,区别在于钺是一种大斧,刃部宽阔,呈半月形,更多地用作礼兵器;斧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。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,斧和钺还是有所区别的,凡在斧背上有钩或斧上有枪刺者,即为钺。据《六韬》记载,周武王军中有大柄斧,刃宽八寸,重八斤,柄长五尺以上,名曰“天钺”。

斧

斧钺在上古代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,而且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。斧舞动起来,姿势优美,风格粗犷,豪放,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。斧的主要用法有:劈、砍、剁、抹、砸、搂、截等。斧使用原理:斧是利用杠杆原理和冲量等于动量的改变量原理来运作的。带刺,带钩的钺则多刺,钩两法,由于斧和钺演练起来比较笨重,加之很多传统套路已失传濒于失传,故现在武林中已很少见。

钺

现今在香港流传的套路有山东螳螂派的旋风双斧和开山斧。斧钺还被用作刑具。据《史记·周本纪》记载,武王攻克商王王宫后,用黄钺斩了纣王的头颅,悬于太白旗上。直到汉代仍以斧钺为斩首的刑具。由于斧钺是一种斩杀罪人的刑器,所以历史上有“斧钺之诛”的说法。使用大斧出名者,有唐初的程咬金,水浒传中的急先锋索超,皆使用长柄大斧。短斧出名者,则为黑旋风李逵所使用的短柄双斧。

斧的主要特点是:动作粗犷,豪放,勇猛;主要技法有劈、剁、搂、云、片、砍、削、撞等。现今在香港流传的套路有山东螳螂派的旋风双斧和开山斧。钺是斧的一种,但比斧大。古代兵器,武术器械之一。

钺的形成与斧的形成属相同的时代,钺的式样与斧相同,惟较斧为大。钺比斧头大三分之一,杆长一尺半。钺杆末端有钻。钺在斧头之上加有突出之短矛,长约六寸。使钺之法合斧、矛、枪三者为一体。其用法除有斧、矛和枪之外,还有刺、拨、点、追四法。钺有长杆之钺和短杆之钺,如八卦掌拳派所用的子午鸳鸯钺,就是一种短双器械。

钺是商周时代重要的礼器之一,也是一种兵器。据考证,这种器物是由石斧等工具演变而来的,在青铜器中更强调华丽、美观的特质,成为象征权力、象征威严的礼仪用物,格外强调器物威严恐怖的特性,同商代艺术风格完全一致。是比较精细的作品,钺的柄上铸有各种细密纹饰,同器形一起构成点线面的堆积变化,在统一中又寓以多样,在各样艺术表现手法中追求协调平衡。侧面饰以雕像,活泼而灵秀,同商代盛期流行的那种狰狞恐怖、威严之至的艺术风格已相去甚远。器物中惟一显得庄重威严的是钺身造型,宽大而精密对称的钺身是君王权力的代表,不容半点调笑与马虎,同时也使饰件有所附丽,使各种轻巧的饰物显得轻松而不轻浮,

可以为作品增添富有生机的细节结构而不显得浮夸不实。

钺象征着庄严。从上古时代开始,钺就是用于重大仪式的武器。当皇帝对臣下托付重任时,也将会授予代表生杀大权的黄钺。《逸周书·克殷》:“武王先入适王所,乃克射之,三发而后下车,而击之以轻吕,斩之以黄钺,折县(悬)诸大白。”孔晁注:“轻吕,剑名。折,绝其首。黄钺,以黄金饰之。”大白,旗名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曹休传》:“帝征孙权,以休为征东大将军,假黄钺,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。”《通典·礼二四》:“晋制黄钺车,驾一马,大驾行次于华盖后,御麾左右又有金钺车、金钲车,并驾三马。”《释名》中写道:钺,豁也。所用莫敢当前,豁然破散也。使用钺的武将,必定是肩负着荣耀的使命,堂堂正正地横扫天下。

分享到:
来源:互联网  2015-03-15  13242 0

评论: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

中华武术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
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

上海市

重庆市

浙江省

山东省

黑龙江省

江西省

甘肃省

福建省

海南省

宁夏回族自治区
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

Copyright © 2011 chinaschool.org.cn,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7010518号

执行单位:中玉之天(北京)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