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武·德
武诀
幼儿武术
兵器大观
拳种一览
视频教学
赛事专题
资源中心
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> 武术 > 幼儿武术 > 正文

对当前小学武术教育的几点看法


在当今世界多元竞争的时代,世界各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都相互渗透交融在一起,中国学生的体育活动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姿多彩。韩国的跆拳道、日本的空手道、印度的瑜伽、中国的武术等纷纷进入到各中小学校,甚至是进入到大专院校中。  

我作为一名武术专业出身的体育老师,自然会更多的关注武术的走向、武术的命运。武术作为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,如今却被外来体育文化压得抬不起头来,流落到鲜有人问津的地步,是武术本身的悲哀,是我们武术工作者的悲哀,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。那么追究起来,是谁的责任呢?假如我们的青少年接受的都是外来体育文化,长此下去,恐怕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将会消失掉。  

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武术教学的工作者,探索武术在小学阶段如何找回自己的定位是我义不容迟的责任,至少,我有这种义务。  

首先,还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“武术”这个词的含义。  

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,春秋战国时称“技击”,汉代时称“武艺”,评书中就经常有讲“某某武艺高强”之类的词句,像什么《说唐》、《杨家将》、《岳飞传》等等;清初时称“武术”,民国时期称“国术”,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命名为“武术”。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叫法,比如“武功”,武侠小说中用得最多,新中国成立后正式的名称就是“武术”。  

何为“武”!  

从字面上来看,我们可以将它拆成两个字,“止”和“戈”。  

从意义上来讲,它的意思是指“止戈为武,以威杀止*”。  

何为“术”!  

术的本质就是技击,是一种格斗的方法。  

“武”是一种思想,而“术”是 “武”的外在形式表现,人通过“术”的方式去达到“武”的境界。只有当“武”与“术”两者相辅相乘时,“武术”的真正含义才得以表现出来。  

据我从事武术工作多年来看,现代人学习武术,大部分人其实只是学到了“术”,而未能了解“武”,当然我也包括在内。近年来,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分化得十分严重,很多人把重心放在竞技武术的争金夺银上。中小学的武术比赛也是以高考加分为杠杆,推进竞技武术的发展。我发现中小学武术“竞技化”的成分很浓,一些学校明确表示,学校开展武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竞技武术的后备人才,和我们的少年体校走了一个模式。如此看来,学校在传承武术文化、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一句空话。  

我认为,小学武术的教学,应该将“文”与“武”结合起来。学生通过武术训练,了解的不仅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,更是一种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。学校通过武术的开展,实施培育青少年、弘扬民族精神、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。小学武术课更应该是一种“文化教育”功能的体现,而非“竞击”功能的体现。  

那什么最能体现武术中的“文化教育”呢?我认为,其一、武德精神。为什么这么讲呢?因为武术有着区别于其它体育活动的特殊性,它受着民族道德的影响和渗透,所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道德规范——武德。俗语讲“未曾学艺先学礼,未曾习武先习德”。尚武崇德是习武者的基本规范,是中华武术文化的核心,历来被习武者重视。  

武术的本质是技击,技击必然内含残酷与暴力。然而武术的武德精神却要求以智取对方为主,尽量避免杀人取命。提倡以武会友,更是讲究点到为止,以“礼”来规范行为。  

所以说“武”的含义是正义,如上古时期讨伐纣王的姬发,死后被溢为“武王”,所以那一段著名的历史事件被称为“武王伐纣”;岳飞抗击金兵,死后被封为“岳武穆王”,从这里可以看出,这种被冠以“武”字的都是具有高尚武德之人。  

武术的各拳种流派,也都订有自己的“门规”、“戒律”、“戒约”,并有“三不传”、“五不传”、“十不传”以及“八戒律”、“十要决”等作为武德的标准。这些规定作为行动准则,严格要求门徒遵守。  

比如:岳家拳择人而教,有“四常六戒”之训:四常:常奉师,常守法,常精练。常提防;六戒:戒谈人高下,戒妄动手足,戒*美色,戒夜行不归,戒助人为害,戒交游奸邪。  

心意六合拳也规定了四不传的戒条:一、忤逆不孝者不传,二、贪财好色者不传,三、逞能欺人者不传,四、酒色之徒不传。  

白鹤拳订有“懔十戒”:戒好斗、戒好胜、戒好名、戒好利、戒骄、戒诈、戒浮夸逞能、戒弄虚作假、戒挑拨离间、戒为非作歹。  

从以上这些门规戒律中,我们都能充分的感受到中华武术的“武德”在授业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性。俗话说“拳以德主,无拳无德”。武术中的武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,成为我们今天教育广大青少年的重要素材。  

“文化功能”的体现,其二、武侠精神。  

论“武”!  

讲“侠”!  

就不可不提“武”与“侠”两者交相辉印,从中产生出的武侠人物和武侠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的血青年,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武侠情结。  

其中大家耳熟能详莫过于“武林至尊”金庸、“武侠怪才”古龙、以及“新武侠鼻祖”梁羽生。他们笔下造就了无数的英雄侠客,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。  

那什么是武侠呢? “武侠”二字虽总是连在一起,但其间高下却大有差别。要会“武”并非难事,只要有两膀力气,几手三脚猫功夫,也就是了。但是“侠”字得来绝非易事。我认为:“侠者”,大丈夫也。一个人若只知道以武逞强、白刃杀人,那就简直和*相差无几了,又怎配来说这“侠”字。武侠者不仅武艺高强,更重要的是有“侠”的品质,才能成为有“武”的“侠”,即“武侠”。  

什么人才配称得上是“侠”呢?我将他们归纳为重然诺、救急难、担道义、明恩仇。  

如果将这些准则用于今天的小学教育中,也是有相得益彰的。通过许多的武侠故事,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讲信用,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乐于助人,分清事物的对错和恩怨。  

小学的武术教学,如果能更多的从以上这些方面入手,才能让武术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。将武术训练的坚韧与执着的精神融入到平日的文化学习中去,而文化知识的丰富又会提升孩子们对武术内涵的领悟,最终促进孩子们身心的健康与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,为将来的社会储备文武兼备、文修武德的有用人才。  

分享到:
来源:Internet  2015-05-19  19280 0

评论: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

中华武术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
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

上海市

重庆市

浙江省

山东省

黑龙江省

江西省

甘肃省

福建省

海南省

宁夏回族自治区
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

Copyright © 2011 chinaschool.org.cn,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7010518号

执行单位:中玉之天(北京)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